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尊龙宴大米怎么样 > 新闻动态 > 五一山姆成热门“景点”
五一山姆成热门“景点”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3:25    点击次数:69

五一山姆成热门“景点”五一假期的热闹,从来都不局限于山川湖海。当人们背着行囊涌向景区时,全国多地的山姆超市里,一场“人潮大剧”正同步上演——地下停车场入口的长队蜿蜒至马路,店内购物车寸步难行,结账区的队伍望不到尽头……这个以“仓储式会员制”闻名的超市,用肉眼可见的人气,将“超市堪比旅游景点”的调侃变成了现实。从“购物”到“打卡”:山姆的五一“人潮图鉴”在北京顺义的山姆门店,郝女士的五一体验颇具代表性。5月1日下午三点,她推着购物车刚进店门,就被密集的人流“困住”:“从生鲜区到零食区,再到结账台,没有一处不挤,购物车都转不过弯。”而提前“做足功课”的小鹅则选择了“错峰战术”——早上八点堵门等候,九点半完成结账。“平时一周补一次货,假期肯定得抢早,不然根本不敢来。”她告诉记者,顺义店虽位置偏,但周边聚集了中央别墅区的居民、村镇住户和机场工作人员,周中客流本就不小,假期更是平时的3倍以上。“大多数是本地熟客,也有外地游客或大学生来‘体验’,就像我去别的城市也会逛当地山姆。”无独有偶,安徽合肥的山姆首店同样上演着“人潮奇观”。作为开业仅半个月的新门店,五一首日的排队人群从停车场栏杆方阵外延伸至马路上,即便到了晚上八点,热度仍未减退。消费者鑫鑫5月2日早上8:42抵达时,发现自己被困在蛇形队伍中间,“进也进不了,出也出不去,差点缺氧”。直到8:57,她才随着缓慢移动的人流艰难进店。记者致电多地山姆门店时,电话始终占线;一位店员直言:“站在服务台一眼望过去,跟过年一样!”热度背后:山姆凭什么“圈粉”?这场“人潮盛宴”的背后,是山姆精准的“吸引力法则”。首先,其“会员制+高性价比”的模式,成功抓住了中产家庭的需求。260元的会员费虽设门槛,却通过自有品牌(如麻薯面包、牛肉卷)、大包装商品、试吃服务等,让消费者感受到“物超所值”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,山姆在中国已有47家门店、500万会员,仅会员费年收入就达13亿元。这种“先付费后服务”的模式,不仅筛选了目标客群,更通过长期运营建立了用户黏性。其次,山姆的“社区属性”让它超越了单纯的“超市”定位。以苏州山姆为例,五一期间特别推出“后备箱市集”“零食博物馆”“民谣演出”等活动:夜色下的草坪大排档飘着咖啡香与精酿味,亲子家庭在“零食博物馆”打卡同款甜品,年轻人跟着乐队唱跳……这种“超市+生活场景”的创新,让购物变成了一场“微度假”,吸引了更多家庭、朋友结伴而来。正如小鹅所说:“平时来是补货,假期来更像‘聚会’,带孩子试吃、和朋友逛市集,一举两得。”最后,消费习惯的变迁为山姆的热度添了把火。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,“山姆购物”成了一种“生活方式符号”。小红书、抖音上,9.9元的牛排、30元一大袋的零食、网红甜品的试吃测评……这些真实又鲜活的分享,让更多人产生“不去山姆就落伍”的好奇。尤其是外地游客,每到一座城市,除了打卡景点,“逛当地山姆”也成了体验城市烟火气的新方式。从“拥挤”到“活力”:消费市场的积极信号尽管密集的人潮让部分消费者感叹“体验打折扣”,但这场“超市人潮”传递出的,更多是消费市场的强劲活力。疫情后,人们更愿意为“品质”和“体验”买单——山姆的爆火,本质上是居民消费升级的缩影:从“买便宜”到“买性价比”,从“满足需求”到“追求生活方式”。这种活力也带动了零售行业的创新。当传统大卖场在5年内关闭近100家时,山姆却以逆势扩张的姿态证明:只要抓住用户痛点,“会员制+场景化”的模式就能打破行业困局。而随着更多超市(如奥乐齐)开始学习“直采供应链”“低价策略”“社交传播”,整个零售行业正朝着更贴近消费者需求的方向升级。五一的山姆,是超市,是景点,更是一面观察消费趋势的镜子。那些推着购物车的身影、排队时的闲聊、试吃后的惊喜,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故事—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从未如此热烈;商业的创新与活力,从未如此澎湃。下一个假期,或许我们会在更多“有温度”的商超里,遇见更精彩的“人间烟火”。山姆超市/五一消费/热门打卡地/会员制超市/消费活力